不同學科的藝術家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合作模式?
不同學科的藝術家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合作模式?媒體視覺藝術和聲音設計是什么關系?藝術家在創造數字媒體與物理環境的互動時可以使用哪些工具?不同物種的動物之間的合作在哪些方面影響了合作和互動的方式?這些問題構成了這個車間共生的框架。
不同學科的藝術家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合作模式?
將“共生”的概念轉化為數字媒體的視聽作品,從理解和詮釋自然物種的進化到探索自我,通過“共生”探索身體與空間的關系,作品的形式包括互動裝置、電子游戲、視聽作品、機器人木偶等。
自然狀態
小孩
作者:龍吳嘉魚
作品介紹:
模擬生活模仿呼吸的節奏頻率:叫不算什么,叫為零;吸力是有的,吸力是一;零和一是精神上的統一。呼吸一次就是一個周期。從無到有,從生到死,此起彼伏。映射個體生命周期對整個生態群體有機發展的積極影響。
老師回應:
該團隊用馬達和紙纖維制作了一個動態雕塑。這個動態雕塑的靈感來源于西瓜蟲的防御動作,這種形態的膨脹和收縮解釋了呼吸模式,這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生物功能。在項目結束時,仍然有遺憾,與觀眾的一些互動沒有實現。希望以不干擾“呼吸”概念的方式考慮交互方式,進一步研究呼吸速度與形態張力的關系。再者,我們可以把呼吸的頻率作為發聲的依據,而不是選擇強烈的音樂。
鱷魚和鳥(鱷魚鳥)
作者:唐戚戚蔣君庭岳新宇
作品介紹:
探索:光影共生,立體物體空間性,視聽共生。
我們通過一系列裝置和圖像來表達我們對自然界共生關系的理解。當我們理解共生時,我們被自然界中鱷魚和鳥類的共生關系所吸引。鱷魚是一種兇猛的動物,具有強大的物理攻擊力,但牙簽鳥剔牙時,此刻卻感覺到一種安靜祥和的氣氛。強大的人表現出平和溫柔的一面,選擇和諧共生而不是傷害。
依賴是一種美。這一次,我們選擇通過數字媒體來再現自然的和諧共處。通過不同媒體的翻譯,重新模擬了自然界鱷魚和牙簽鳥之間這種和諧的氛圍,光影的跳躍營造出不斷變化的景觀。跳躍的光之鳥和漂浮在墻上的鱷魚的影子。借助光影的變化和簡單的循環,觀者可以體驗大自然的凈化。真假光影是立體世界的抒情表達,襯托出含蓄空靈的詩意,在聽覺和視覺上實現內心的想象和期待。在來回的過程中,時間慢慢流逝。在光影、節奏、停頓中重新感受和理解共生。
老師回應:
該團隊選擇了自然界中的共生動物鱷魚和牙簽鳥,并以半自動的方式展示了它們的共生關系。同時,“共生”也是影像、空間、聲音之間不斷轉換的基石,其中共生圖形產生的皮影效果以及由此轉化而來的聲音設計都很好地表達了群體對共生的理解。用一個小小的物理設備來觸發筆記本電腦的按鍵,很有意思,達到了預設思路的效果,但是利用物理對象和數字命令的接觸點,可以更好的實現設計工作。建議像MakeyMakey系統這樣的簡單設備,可以采集物體接觸產生的聲音和視覺效果,控制可以在陰影部分使用的電機。
數字紀念碑
作者:李岳謝李琳麗
作品介紹:
瀕危動物是指因自身原因或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瀕臨滅絕的所有野生動物物種。這個項目選取了五種瀕危的代表性物種及其生存環境,被城市包圍形成數字紀念碑,就像是鑲嵌在城市中的標本。這些數字紀念碑總是警告人類提高保護這些動物的意識。
老師回應:
該小組的工作旨在創建一系列關于瀕危動物的虛擬圖像。第一個原型展示了每種動物的全息投影和基于自然聲音的城市背景可視化。雖然項目整體執行的很好,但是最后的結果有點混亂,在一起的元素太多,導致失去了重點。全息投影被放在一個有許多建筑輪廓的盒子里。盒子的每一邊都有兩個不同的投影,所以很難看到全息圖,這是主要的焦點。更重要的是,全息圖不能像以前的方案那樣從側面觀看。可以修改的是,整個作品要簡化,重新聚焦主題,也就是動物全息圖。電影展示的工作和使用的聲音設計是展示你想法的好方法。建議多學習國際全息藝術家。了解其他藝人過去和現在都做了什么很重要!
全球災害的數字觀測
作者:李歡樂路
作品介紹:
在共生過程中,能量之間存在雙向互惠機制。當我們和地球共享一顆心去呼吸,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讓我們感受地球的呼吸,體驗我們和地球之間最直接的能量轉換。于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了——“呼吸系統”。地球最直接的呼吸和我們能感受到的是地震、臺風、海嘯...這些自然災害,那么當我們收集這些數據,制定我們的視覺規則讓它們重新生長時,會表現出什么樣的效果呢?
老師回應:
該團隊利用全球自然災害數據制作了一系列視覺圖像。雖然這不是共生現象,但是他們的思維和用數據告訴他們的方式是肯定的。作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數據講述的地質災害世界地圖,背景音是各地地質災害新聞報道與不斷增長的數據之間的對應關系形成的,二是災前災后圖像產生的聲音設計。問題是:1。幾個部分的相關性;2.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形成一個互動界面,也許我們可以通過觸摸屏幕上數據增長的世界地圖來觀看災難前后的實驗短片。3.研究現有的數據驅動的視覺和聲音藝術的先例,了解其他藝術家過去和現在都做了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親屬
作者:楊楊李寧欣廖世杰
作品介紹:
我們對共生的理解是基于自然界最基本物種之間的共生關系。我們認為自然界物種的本能行為(比如最簡單的狼吃羊,羊吃草)維持著生態圈的平衡。而這種求生本能也體現在日益復雜的人類社會中。敵對共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共生關系。我們想研究生態圈里的敵對共生關系,更好的思考物種之間的共生關系。
老師回應:
KINDRED是兩個玩家共同創造的電子游戲,游戲中沒有明確的輸贏關系。它的概念原型來源于狼與羊、食肉動物與獵物的關系。雖然在概念上不是“共生”,但對進化和自然規律做了細致的研究,很好的詮釋了他們在游戲角色設定中想要表達的概念,無論是食肉動物還是獵物本身,平衡都是自然存在的規律。小組的優勢在于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表現、視野、視頻和編程,但對于一款游戲來說,不完美之處在于其模糊的玩法和目標設定。建議1。實現游戲的物理控制,比如你創建的但沒有在演示中使用的原型操縱桿。2.學習現有游戲藝術的先例,注意為玩家創造簡單的指令。了解其他藝人過去和現在都做了什么很重要!
自我研究
韓吉
作者:蔡安東張岳禮黃丹妮東周凌瑤
作品介紹:
我們身上的每一個痕跡都是一個過去事件的密碼,是我們模糊記憶之后最深的印記。它們在你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平日里你再也不會看它們。就像你經歷過的那些往事,外人總是不知道,卻早已成為你靈魂的一部分。一個人坐在窗邊或者半夜做夢的時候,痕跡會變得顯眼異常,充滿表情和情緒,那些附著在你身上的或者悲傷或者溫暖的回憶就會撲面而來,讓你無憂無慮,著迷不已。
老師回應:
一共“聲”
作者:劉淇蔡振庭鄧余浩夏錢文徐青
作品介紹:
我們組以噪音污染為重點,假設未來人類將與被污染的噪音“共存”。在我們這個時代,噪音污染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對孕婦和胎兒。但在“那個時代”,噪音被當成了營養,被人類的貪婪所吸收。我們試圖通過將實驗圖像與聲音可視化相結合,展示一個嘈雜的“子宮”和一個通過臍帶瘋狂吸收“營養”的胎兒。通過這種病態的表現和諷刺的表達,我們可以看出污染可能帶來的危害。作品中使用的所有元素都是日常生活中真正傷害人體的噪音。我們拍攝了大量的產生噪聲的物體和各種產生噪聲的場所,并用這些材料制作了實驗圖像和實驗音樂。最后,我們結合演員的現場表演選擇了分屏呈現模式。第一個屏幕和第四個屏幕顯示了我們的實驗音樂產生的聲音和視覺圖像。第二屏和第三屏是實驗圖像,圖像表達的是噪聲。
老師回應:
該小組的最初目標是根據人類和未來環境污染共存的概念,為觀眾創造一種沉浸式設備。作品從最初的構思到實現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最終呈現的是一個融合了實驗圖像、交互聲音和現場表演的沉浸式數字作品。所有元素都有噪音美學,組員的表現也很好。需要改進的是可以從視頻的原聲和演出現場產生的聲音做一些改動,以保持觀眾的興趣。希望你以后能多了解國際噪音和身體表現。
在痊愈的時候
作者:孫秦玨朱夢蝶徐翠微
作品介紹:
以藥物與疾病的共生關系為基本概念,分為實驗物理裝置和可視化相關感受以模擬藥物在人體內作用過程的視覺效果。
老師回應:
該小組的目標是創造一系列代表不同人體器官以及如何通過不同方法輸送藥物的設備。雖然這個項目的數字媒體很少,但最終的記錄和顯示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最終的安裝部件可以改進,因為它們并不總是像預期的那樣工作,可以通過連接不同的部件來改進。因此,啟動其中一個將依次激活所有部件,您可以查看MakeyMakey等設備,創建與數字聲音和視覺效果或任何其他軟件功能的交互,以及Rube Goldberg機器。
關系空間
空間素描
作者:熊玉珠·陳奕威·李佳穎·李松益·郝杰
作品介紹:
我們打算用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來象征人與人之間的抽象空間,表達共生關系。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通常與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密切相關。親密與疏遠,統一與孤立,這些人創造的抽象空間更直觀地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上。我們試圖以基于數據的方式定義人類創造的這種空間形式,以探索屬于這種“空間”的肖像。
老師回應:
該團隊基于提取人的數據并創建聲音和視覺效果的概念,創建了一個多屏幕成像設備。作為抽象的視覺藝術作品,“水滴”元素作為人走進畫面的體現而出現。但是,這里可以做一些改進。或許可以考慮把人類的輪廓淡化成水滴,保持人類行走的速度,直到溶解在中央視覺中。
指紋空間
作品介紹:
我們的切入點是人的指紋。每個人都有指紋,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人的指紋是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產生的,指紋人人都有,只是不一樣。仔細看我們的指紋,它是由線條組成的,環顧我們的空間,它也是由線條的基本元素組成的。所以我們要把指紋的概念引入空間,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獨特的外觀,就像人的指紋一樣。但空間與空間的差距體現在空間中的物品不同,擺放方式不同。因此,我們將探索不同的對象和放置對同一空間中“空間指紋”的影響。我們的研究主題是人類的臥室。臥室和我們有著固定而親密的關系。人的臥室有很多功能相同的物品,也包含了豐富的個人特色,體現了空間上的差異。
老師回應:
該小組的目標是創造一種設備,代表不同的室內生活空間和人們使用它們時的移動方式。雖然最后的結果是質量合理,但是感覺有點不發達。生動的生活空間和運動數據之間的審美似乎完全脫節,聲音設計也感覺像是一個獨立的部分,而不是連貫的藝術創作的結果。不同元素之間的這種差異是由于團隊沒有很好地溝通,而不是對項目做出清晰的愿景,最后添加所有不同的想法。這不是一個好的合作方法。在未來,重要的是有更好的溝通,給每個成員分配明確的角色,并決定一種風格和美學,而不是試圖滿足所有和每一個想法。
-
繪學霸的影視后期包裝就業班,內容不僅涵蓋了崗位中所需要的全部軟件技能,還有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巧,再搭配豐富的項目實訓內容,讓你掌握技能既迅速又牢固。即使你是零基礎,也不用擔心,繪學霸會為你提供基礎課程;還有周到的就業保障服務等你了解哦~
那本期關于不同學科的藝術家之間有哪些不同的合作模式?的分享就到這里結束了,也歡迎喜歡影視后期的小伙伴,關注我們的官網繪學霸,經常分享各類教程、資源、經驗,助你開啟影視后期提升之門。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學員采訪丨最年輕的三維合成師,沒有之一!!...

交叉/平行剪輯區別及技巧!

PR和剪映夢幻聯動!原來還可以這么加字幕?...

電影中常用的轉場方法有哪些?

AE渲染硬件配置有什么推薦?

pr好用還是finalcut好用?

這些受歡迎的五種pr混剪風格你了解嗎?

影視后期剪輯培訓會有騙局嗎?

AE軟件的應用領域哪些?
